文長,純分享個人日本看病體驗,勿戰。
因為大S事件,
無論thread IG或臉書都在討論
著日本的醫療問題。
這點我深有體會⋯一直提不起勁紀錄,
因為那幾天真的有把我嚇死⋯
整個焦慮到不行。
直到現在還是很不願意回想那幾天是怎麼熬過來的。
畢竟那時也是冬季,
我們一家到京阪旅行的第二晚就發生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第二晚(週六凌晨)我兒子在民宿高燒不退我到日本社團求救時po的文字。
各位前輩,我已爬文。
我家小孩14歲,
晚上開始發燒溫度39.4。
吃了退燒藥也只是維持在39.4不退燒⋯
我有打去問了上圖這家醫院,
(這家醫院有提供翻譯,專門給外國人看病)
24小時的熱線客服卻回覆說不會講英文和中文⋯
網站說他們六日沒有看診。
請問有哪位前輩可以指點迷津嗎?😭
(若有違規請告知,會馬上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後熬到快凌晨兩點,
找到我小妹拜託她跟日本的朋友求助。
對方一早就驅車來民宿接我們去網友推薦的醫院。
下面是當時回覆日本社團網友的紀錄。
更新-
早上一位好心的日本人特意開車載我們去京都市急病診療所。
我在車上和用Voicetra app
跟他溝通了所有病情。
去到醫院,
護士看到我直接轉頭看著同行的日本人。
大概看樣子就知道是遊客吧🥹
護士醫生都不通英文。
看到有隨行的日本人明顯鬆一口氣。
若有需要的話,
最好事先打好文字敘述症狀。
會要求提供飯店地址和電話。
星期天也有好多人去看病,
我十點半到達,
註冊問診外加排隊等號拿藥
回到飯店是下午兩點。
每個時段會有兩名兒科醫師看診。
醫生給兒子做了流感和Covid快篩,
顯示為陰性。照了Xray(醫生覺得沒必要,但我堅持),肺也沒事。
沒有驗血。
但我昨晚其實有把自己準備的
壓箱寶拿出來給我兒子服用,
因為他凌晨兩點的時候有開始瘋狂咳嗽⋯
壓箱寶就是主攻呼吸氣道感染
或肺部感染的抗生素。
吃了抗生素,早上六點才開始退燒⋯
醫生說看樣子應該只是普通的呼吸氣道感染。
看了我帶的常備藥和抗生素,
叫我繼續服用就可以了。
我有問醫生若沒有這些藥,他會開藥嗎?
他說他們這裡是急病診所,
只會提供週末一至兩天的藥,
若需要更多的藥,
還是得在平日去醫院看兒科取得。
最後也給了我居住附近適合外國人去看病的醫院資料,並附上了醫生寫的信講述就診紀錄。希望不會用到就是了🥲
也希望同行的女兒不要被傳染。
最後感謝大家大半夜給我的幫助,謝謝🙇🏻♀️
——————————————————
這時最壞的打算是買第二天機票回
馬來西亞😰
也因為這件事讓我有比較了解了
日本的醫療體制。
例如普通醫院週末是休息的,
要看病需要到特定的醫院或診所。
我兒子週六早上去的京都疾病診所就是只在平日夜裡或週末看診。
日本的醫院每一家都有不同的專業,
不是隨便走進一家醫院就可以
看到兒科或婦科之類的。
需要事先查詢好再去。
📍最重要的是,
普通醫院大部分不接高燒的外國人。
日本人十分怕麻煩😣擔心語言問題。
所以不懂日文的外國人在
日本要看病真的困難重重。
畢竟有些標榜有翻譯的醫院週末未必有醫生。
這一次在京都幸運的事
-幸好我出國有買旅遊保險
-有準備了常備藥
-碰巧我大妹小孩在怡保醫院住院,她幫我詢問了我們家平日在看的兒科醫師藥物治療方法。
-小妹的日本友人替我在醫院充當保護使者。讓醫生護士不那麼抗拒我這位外國人。
-日本社團裡有很多暖心台灣人替我找了好多醫院的資訊
-有位暖心台灣小哥哥凌晨兩點替我打電話去京都醫院詢問急診事項。幫我翻譯了我的難處。超感動的。
後續,我們就乖乖待在民宿讓兒子吃藥休息了四天。幸好租住的民宿是兩層的,
所以我和兒子在二樓,女兒和老公在一樓。盡量不要一家抱團發病就是了。確認了兒子ok了,才移動到大阪。
至於我女兒一抵達馬來西亞機場就因為發高燒被帶去小房間又是另一篇長篇故事了。🫠
2023年12月的這次旅行真的是讓我學會好多好多國外看病的事。
紀錄的有點凌亂,但懶得再編輯了🫠